找到相关内容511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修忍辱可不是叫人憋着--法清法师

    表面上是吃亏,实际上是在还债,还有助于治疗自己的“瞋恚心”,同时也是检验自己修行功夫的大好机会,因此,不仅不应该责怪给你气受的人,反而应该感谢人家。 ——据法清法师开示整理 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120676627.html
  • 星云大师——人生都在学做人

    第二、“学习柔和”。 人的牙齿是硬的,舌头是软的,到了人生的最后,牙齿都掉光了,舌头却不会掉,所以要柔软,人生才能长久,硬反而吃亏。心地柔软了,是修行最大的进步。一般形容执著的人说,你的心、你的性格很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6085278451.html
  • 宽容的境界--星云大师

    一口气并非就是吃亏,忍一口气可能是最大的便宜。 所谓“忍”,对一般人来讲,忍寒忍热比较容易,忍饥忍渴也算不难,忍苦忍恼,还能勉力通过,忍一口气,那就大为不易了。例如:吴三桂忍不下妻妾被掳,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7013882700.html
  • 法清法师答:俗话说,士可杀不可辱!可佛家为何叫人修“忍辱”?

    冤家宜解不宜结,冤冤相报何时了!转恶缘为善缘,才能拯救自己、解脱自己。 明白了忍辱是怎么回事,就应该知道,忍辱表面上是吃亏,实际上是在还债,还有助于治疗自己的“嗔恚心”,同时也是检验...

    法清法师

    佛教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9/07/21025585183.html
  • 真圆法师答:如何消除戾气?

    舍堪积福”,诚古人之“吃亏是福”之写照,能舍之人,必是能牺牲自己利益成全他人的人。 消除“戾气”的最佳途径就是皈依三宝,读经和四无量行。...

    真圆法师

    佛教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9/07/21034285184.html
  • 静坐常思己过,闲谈莫论人非

    高谈阔论,言不及义、东家长、西家短的人印象不佳,那么切莫步上他的后尘而不自知!   不要忘了,当你一指指向别人的时候,有三指却指向自已呢!   静坐常思己过,闲谈莫论人非,能受苦乃为志士,肯吃亏不是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7/13470286960.html
  • 妙祥法师开示:在家居士如何持戒修行?

    也是这样,不要看秤,多少呢,我们信任人家。你信任他,将来别人就信任你;你不信任别人,将来别人也不信任你。你老看秤,怕吃亏,实际上你真吃了个大亏。学佛首先从真实做起,相信人做起。也就是说学佛要做个傻子,...

    佚名

    佛教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9/10/13131391696.html
  • 慈忍治嗔恚

    “柔弱生之徒,老氏戒刚强。”一般人做人做事多半不肯吃亏,好胜而刚强,认为柔和并非生存之道。殊不知,疾风知劲草,往往看起来柔弱不起眼的小草,在强风的吹袭下,竟然还比高大的树木更为坚韧;相反的,高大挺拔的树在暴风袭卷之后,往往被吹得东倒西歪,遍地的断枝残叶。同样的,娄师德的处世之道,就像小草般的坚强,韧性十足,所谓吃亏就是占便宜,人生在世也是如此,也就是“忍一时风平浪静,退一步海阔天空”。   而...

    见羲法师

    |慈悲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6/06/1441514725.html
  • 五鬼闹宅

    往往要吃大亏。或者去找周围的人跟着我吃亏,或者我单独吃亏,而一般人完全不知内幕。某次在东井邨发水,仅仅在四小时内,便淹死三十人,冲去八百多间房子;洪水来得那么快,人站在坑上,一样被淹死,这些人吃了我的亏...

    宣化上人

    宣化上人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6/07/1256254824.html
  • 释显如:谈修行

    愚痴和贪心的组合,制造盲目的英雄崇拜,与佛教修行的本意大不相干。  有人以为在这现实的社会谈修行,只有吃亏的份。其实,修行并不是要做好好先生或乡愿,而是学习认清心境,扫除心理症结,使心智健全起来,才能够适当地处理情境而不会被它弄得团团转。人的行为是幅射性的,坏的行为固然会破坏生活环境,好的行为也可以改善生活环境;有独立健全的心智,充分了解情境的因缘,便不会做出姑息的反应,也不会有“吃亏”的事情发生。...

    释显如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72348965.html